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兰州理工大学从事可再生能源系统与环境工程领域的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主讲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多项,在兰州理工大学空白学科领域建成硕博士培养实验室两个,有力支撑了学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申请。
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14篇,已授权8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培养硕士生毕业生16名,在读博士生4名、硕士生18名,研究生多人次获得过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带领兰州理工大学太阳能与气体水合物研究中心学科团队,系统研究了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供能系统性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发开发的太阳能恒温沼气池经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将在我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做大面积示范推广。以项目负责人身份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陇星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入选国家备选项目库2项,已批准资助1项。将兰州理工大学在先进可再生能源系统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提升到了国内前沿水平。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