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召开“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工作座谈会。省人大民侨委办公室副主任、“1414”对口支援计划实施方案第三组协调联系人卓俊才出席会议。中共天祝县委统战部、天祝县教育局负责人和西北师范大学“两个共同”示范县(市、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及民培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西北师范大学民培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就学校承担的对口支援天祝县工作情况作了详尽介绍。多年来,西北师范大学立足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和藏族师资培训中心有利平台,结合天祝县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民族文化及旅游产业开发、科技合作与交流、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深入对接,密切联系,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口支援工作。
天祝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现状,并就对口支援工作的前期准备情况作了系统说明。根据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天祝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确定了3个示范乡镇,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衔接联系,努力落实对口支援各项制度。
西北师范大学“两个共同”示范县(市、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结合天祝县在骨干教师培训、顶岗实习、中小学校长离职培训、挂职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省人大民侨委办公室副主任卓俊才对西北师范大学在民族教育、民族师资培养、民族教育研究、服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西北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天祝县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西北师范大学继续加大对天祝县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力度;探索解决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岗位与学专业不对等的矛盾关系;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层次,拓展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加强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充分发挥西北师大的民族教育科研优势,创新思路,精心设计,总结推广少数民族师资培养培训的良好经验,全面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民族教育事业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