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甘肃招生考试网甘肃教育
兰州理工大学着力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平台
{http://gs.gk114.com/}     {甘肃招生考试网}      时间:2012-05-30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根据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飞速发展的形势,在充分发挥传统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作用的同时,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手段,创办了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站——红柳网,开通了学校官方微博——红柳直播间,建成了网络电视台。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手机用户多、使用率高、方便快捷等特点,着力打造手机短信文化新平台,创办了《红柳青年手机报》、《红柳短信学堂》和《红柳堂外堂》,做到现代传媒技术发展到哪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就拓展到哪里、延伸到哪里,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系列化、全覆盖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在校园内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有力地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学校大型文化建设水平,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一、网络平台:构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高地

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十分重视利用网络开展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学校按照“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不断加强新闻网建设,建成了网上教学管理平台,开通了网上课堂,创办了团学网、就业网、心理健康教育网等专题网站,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学校根据网络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创办了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红柳网。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改版升级,红柳网受到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的高度关注,年点击量已超过10万人次,成为在全省高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目前,红柳网开设党的建设、思政工作、团学风采、红柳人物、红柳讲堂、博文逸趣(涵盖国学集萃、博客家园、校园文学、经典欣赏、佳作推荐、雅趣智慧、摄影大观、精品设计等子栏目)、学习园地、校园风采、新生入口等固定栏目,成为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为了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成了覆盖两个校区所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广场等公共区域的校园网络电视台,每天固定播出四次,每次播出时长半个小时,成为师生员工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资讯信息的快捷平台。网络电视台分布在各个公共区域的电子显示屏及时滚动播出节日祝福、校内资讯、天气预报、温馨提示等内容,并坚持滚动播出国学经典欣赏等栏目,已成为学校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重要平台,引起师生员工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随着微博成为最受关注、最为快捷的网络信息平台,学校及时开通了官方微博---“红柳直播间”。目前,红柳直播间开设了“红柳简讯”、“校史钩沉”、“爱拍校园”、“红柳人物”、“招生就业”、“教学公告”、“红柳视频”等栏目。在学校第六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2012年学校体育运动会等重要活动上,“红柳直播间”进行了微博直播,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热切关注。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积极建设,目前,兰州理工大学已形成了以学校新闻网为主干,以红柳网、网络电视台和学校官方微博为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该平台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全覆盖的特点,已成为宣传学校建设发展成就,展示学校现代大学形象,推动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大学文化建设水平的新高地。

二、手机平台:探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途径

手机短信是当今社会十分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由于其具有简便易学、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灵活等突出特点,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运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说,手机短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占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使手机短信成为传播科学理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动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新平台?如何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传播优势,让它成为弘扬时代精神、引领学生成长、陶冶师生情操的新阵地?兰州理工大学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近年来,学校积极利用手机短信这种新型传媒,创办了《红柳青年手机报》、《红柳短信学堂》、《红柳堂外堂》等特色鲜明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平台。

《红柳青年手机报》:学校的一张“名片”

《红柳青年手机报》的创办,源于学校对垃圾短信、低俗短信泛滥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考和探索。作为最快捷方便、最经济实用的现代信息沟通手段,手机短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因此,手机短信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成了校内手机短信平台,并创办了《红柳青年手机报》。

《红柳青年手机报》的宗旨是“传播校园资讯,弘扬红柳文化,引领青春时尚”。创办运行以来,《红柳青年手机报》开设了校内资讯、热点聚焦、国学文苑、精品推荐、校园快车、青春地带、经典美文、互动留言等固定板块。在内容选择上,突出健康性、引导性、欣赏性、服务性;在编辑制作上,强调图文并茂,短小精悍,增强可读性;在发送范围上,突出全覆盖性,发送对象涵盖了全校所有本科生。为了充分发挥《红柳青年手机报》在引领学生成长中的突出作用,编辑部还根据理工科大学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年级的不同,提供不同的 “菜单”,如“国学文苑”版块为一年级学生推出“趣味国学”栏目,以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富有趣味性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看故事中学习了国学经典;为二、三年级学生推出“唐诗宋词”栏目,引导学生仔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品味唐诗宋词的韵味,充实学生的大学生活;为四年级学生推出“诸子百家”栏目,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华文化,提升人格修养。再如“校园快车” 版块,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发送《新生专刊》、《毕业生专刊》等专题,受到学生的欢迎。2011年,《红柳青年手机报》成功发送16期,每期受众包括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主管学生工作的全体干部,全校所有本科生,每期受众达2.4万人左右。目前,阅读《红柳青年手机报》的校内外受众累计已达40余万人次。

《红柳青年手机报》的成功创办和健康运行,已经成为兰州理工大学的一张“名片”,并受到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手机报学生编辑叶利琴说:“作为一名学习工业设计的学生,我的文科功底本来就不好,能够在大学期间以编辑手机短信这种新的形式学习国学经典,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了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网友李贤留言道:“我收到了,而且每一期都会认真看,希望《红柳青年手机报》越办越好”。辅导员孙文斌老师表示:“《红柳青年手机报》信息量大,内容及时,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思想引领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电信学院2010级学生侯晓凯表示:“平时只关心自己学院的活动,很少关心别的学院在干什么,有了《红柳青年手机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校内外的信息。”收到短信的很多师生都会存储短信内容,舍不得删除,有的还会将短信内容转发给家人、朋友,使短信内容“广为流传”,“广受欢迎”。一位学生家长表示:每一期手机报,他都让自己的孩子转发给他,这样不仅能了解到学校的情况,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就跟自己也在上大学一样”。

[1] [2]  下一页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 相关文章:
  • 兰州理工大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见闻
  • 李贵富就任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大学军训,I Want You!——兰州理工大学2012级新生军训侧记
  • 甘肃卫视《好人在身边》栏目来兰州理工大学采访拍摄
  • 兰州理工大学组织收看全省创先争优活动暨岷县“5·10”抢险救灾工作表彰大会直播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王海燕博士等到兰州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 兰州理工大学举办“宜海清韵”音乐
  •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校友李卫寄语母校
  • 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统招研究生1103人
  • 兰州理工大学召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毕业生诚信教育宣讲会
  • 兰州理工大学以“双联”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再获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 版权所有  甘肃招生考试网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