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甘肃招生考试网甘肃教育
兰州理工大学着力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平台
{http://gs.gk114.com/}     {甘肃招生考试网}      时间:2012-05-30

 

2011年,《红柳青年手机报》荣获教育部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

《红柳短信学堂》:师生员工的一道精神大餐

《红柳短信学堂》的创办,是学校积极利用手机短信平台营造文化氛围、推动品牌文化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在发刊词中,编者强调“学堂”的运行方式:“形式将轮流主播,内容须合法依规,情趣应健康向上,体裁将多元自由”。与手机报不同的是,在内容选择上,《红柳短信学堂》以传播国学经典为主,兼及红色经典,管理学、心理学、中医养生等诸多题材;在运作机制上,以学校党务工作干部轮流主播为主要形式,每位干部确定一个选题,并根据选题内容多少集中发送3~5期,以经典原作为主,辅以简短的赏析评论(一般评论在100多字),目前已发送《诗经》、诸子百家、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国学经典选题;在发送范围上,以学校各级干部、广大教师为主。目前,《红柳短信学堂》已播发17期,受众超过20万人次,已成为全校各级干部、广大教师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

《红柳短信学堂》的创办,引起了校内外的重视和好评。2011年底,学校精选已经播发的短信学堂内容印刷成册,在学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坛等重要活动中向来宾进行发放。精致的设计,雅趣的内容、丰富的内涵受到了校内外诸多人士的广泛好评:“理工科大学能够有这样的作品,真是让人意想不到,体现了制作者的用心和水准”,“如此丰富、有针对性的专题内容让人受益颇多”。来校出席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坛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鹏希望学校认真总结《红柳青年手机报》和《红柳短信学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并要求有关部门要向全省高校推广兰州理工大学的成功做法,充分发挥手机短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大作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红柳短信学堂》已经成为兰州理工大学师生员工的一道精神大餐。许多干部教师都说,收到每期的短信学堂,都要认真阅读,虽然不可能把每期内容都全部记住,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只要轻轻一按手机短信,就能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诸子百家的深邃思想、唐诗宋词的奇妙韵味,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干部教师在读完短信后意犹未尽,又找到相关图书阅读。学校党委副书记黎志强说,编发和阅读短信学堂,所费时间不多,但能够让大家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这无疑是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好方法。他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为理工科大学增添更多的人文气息,不断提升学校大学文化建设水平。而编发红柳短信学堂,也让学校许多干部教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学校学生处副处长李竹梅说,自己负责编辑的一期短信学堂是讲述一系列中外智慧女子的故事,为了能够给大家呈现最好的内容,她广泛阅读、整理资料、精挑细选、留存精华,在此过程中,作为“主播”的她受益匪浅:“认真的准备过程,让我又温习了一遍影响自己一生的伟大女性,触及心灵,点亮人生。”

《红柳堂外堂》:研究生的人生课堂

一花引来百花放。《红柳青年手机报》、《红柳短信学堂》的成功创办和健康运行,激发了更多师生员工利用手机短信学习知识、传播文化的兴趣。为了实现手机短信文化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面覆盖, 2012年5月7日,以“博古、通今、传承”为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国粹、感受经典魅力、成就卓越人生”为宗旨的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短信学堂《红柳堂外堂》正式开通。该平台由学校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学院共同创办,旨在向全校研究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目前,《红柳堂外堂》已编发11期,内容以国学经典赏析为主,受众覆盖了全校所有研究生,有许多研究生在互动平台上留言认为,《红柳堂外堂》让他们在学习国学经典、感受经典魅力的同时,悟到了许多人生真谛,《红柳堂外堂》就是他们的人生课堂。

三、网络信息文化:一种全新的高校校园文化

毋庸置疑,网络和手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代表,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信息交流工具。而大学生是最活跃、最集中的网民和手机用户群体,由此也决定了网络和手机成为高校最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兰州理工大学着力打造网络和手机平台的实践充分表明,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占领网络和手机平台阵地,才能在资讯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渠道不断丰富的今天,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才能引领时代风尚,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可以说,随着我校新闻网、红柳网、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不断成熟和持续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对师生员工成长成才的引领作用将日益凸显。而随着手机报、手机短信学堂这种新颖的信息传播形式不断出现在师生员工的手机上,认真阅读、仔细品味手机报、手机短信学堂已成为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的一种习惯,也成为学校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文化,正在对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成长发挥这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学校将以成功创办和运行红柳网、红柳直播间、《红柳青年手机报》、《红柳短信学堂》、《红柳堂外堂》等网络信息文化平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体系,提升内涵,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提升学校大学文化建设水平。

上一页  [1] [2]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 相关文章:
  • 兰州理工大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见闻
  • 李贵富就任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大学军训,I Want You!——兰州理工大学2012级新生军训侧记
  • 甘肃卫视《好人在身边》栏目来兰州理工大学采访拍摄
  • 兰州理工大学组织收看全省创先争优活动暨岷县“5·10”抢险救灾工作表彰大会直播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王海燕博士等到兰州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 兰州理工大学举办“宜海清韵”音乐
  •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校友李卫寄语母校
  • 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统招研究生1103人
  • 兰州理工大学召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毕业生诚信教育宣讲会
  • 兰州理工大学以“双联”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再获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 版权所有  甘肃招生考试网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宽带